建造步行街區的體育活動相關的健康和經濟效益:褐地和綠地開發之間的模擬比較2019/04/02
技術文獻普遍認同,城市形態可以透過促進或阻止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 PA)來影響健康,然而,缺乏衡量人口健康狀況和與其他城市形式相關的經濟利益的證據。該研究針對兩種不同類型的城市發展形式中的住房問題,包括1)在現有設施(例如日常生活目的地、交通)既定區域中的中密度褐地開發2)低密度郊區綠地開發。透對PA的影響,該研究預測了褐地發展與綠地發展相比的健康和經濟效益,將新的可行性規劃支持系統(Walkability PSS)與定量健康影響評估模型相結合。研究中使用Walkability PSS來估計居民的交通行走機率,這是基於他們在褐地和綠地開發中的城市形態。藉由維多利亞州2009-10運輸和活動綜合調查數據做為基礎,研究中使用基於自我報告數據的多層多變異邏輯回歸分析開發了Walkability PSS的基礎算法,並在過程中客觀地測量了城市形態。根據每個過程中的運輸步行機率以及報告任何運輸步行的人每周平均運輸步行時間得出每週運輸步行時間的差異,再經由使用”proportional multi-cohort multi-state life table model”方法將每週運輸步行時間的差異轉化為健康和經濟效益。分析結果顯示,如果生活在綠地附近的成年居民反而暴露於城市發展褐地附近所觀察到的形式,與缺乏身體活動相關的慢性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會降低。在暴露人口(21,000)的生命歷程中,共估計獲得1,600個經過健康調整的生命年及94百萬澳元的經濟效益。研究結果亦顯示,制定可步行社區的規劃政策可以獲得商店、服務和公共交通及減少與缺乏身體活動有關的疾病和過早死亡的發生率相關的重大健康和經濟效益。因此,與在城市邊緣地區的低密度開發項目中繼續居住的居民相比,在現有設施的既定區域中位置優越的高密度褐地開發項目可能產生更好的健康結果和經濟效益。在立法、指引和設計城市形態以創造健康及宜居的城市時,可以而且也應該考慮在高密度褐地發展中定位人的經濟和健康相關價值。
Ref : Zapata-Diomedi et al. 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health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building walkable neighbourhoods: a modelled comparison between brownfield and greenfield develop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16 (2019) 1-11.
資料出處:
文獻來源
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