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文獻分享

奈米纖維載體在污染地下水中微生物採樣之應用2021/06/16

一、動機:微生物生質體的取樣對於理解和控制一般受污染場址正在進行的整治過程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採用分子遺傳分析時。 二、方法:在這項研究中,開發並測試了具有奈米纖維層的載體,做為一種對地下水中的微生質體進行採樣以進行分子遺傳分析的方法。在被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異構體(BTEX)以及氯化乙烯污染的地下水中,在27個月的監測期間內,對奈米纖維的形狀和線密度各不相同的奈米纖維載體進行研究。使用RT-PCR和次世代定序(NGS)分析確定載體形狀和奈米纖維層密度對微生物表面定植和微生物生物膜組成的影響。進一步分析奈米纖維載體、地下水和土壤樣品之間微生物群落組成的差異,評估載體在污染場址進行生質體採樣的適用性。 三、結果:存在於載體表面的大多數分類群(變形菌門、厚壁菌門和擬桿菌門)也在地下水中檢測到。此外,所有奈米纖維載體上的微生物群落都反映了地下水化學成分的變化。儘管載體特性(形狀、奈米纖維層)並未顯著影響載體表面的微生物群落,但具有奈米纖維層的圓形和平面載體顯示出更快的微生物表面定植。然而,圓形載體最適合地下水中的生質體採樣,因為它的接觸面積大,而且在萃取DNA之前不需要預處理。 四、小結:研究結果顯示,奈米纖維載體做為採樣工具的適用性,特別是因為它們易於操作,有利於DNA分離。

資料出處: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土污基管會

相關檔案